为了中国制造业的美好未来(新视角)
作者:胡总 来源:本站 发表时间:2021-9-11 10:13:30 浏览:次
为了中国制造业的美好未来(新视角)
? ? ? ?不久前,人社部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"最缺工"的100个职业排行。新进排行30个职业中,近半数与制造业、信息传输等行业相关,"机修钳工冲压工"等职业短缺程度呈加大趋势。在此之前,某平台公布数据,疫情期间两个月内新增骑手58万人,其中40%来自制造业工人。两则消息对比一出,引发热议,不少网友发出今后谁来当工人"的疑问
? ? ? ? 不同的时代,人们热衷于不同的职业。曾几何时,进工厂工作、穿蓝色工装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。时至今日,年轻人的信息接收面越来越广,择业观越来越多元。他们不再像父辈一样安于稳定的工厂生活,而是倾向于选择自由度和收入都更高的新兴行业。去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,更是打破了人们对制造业行业相对稳定的认知,加剧了劳动力产业间的移动。
? ? ? ?近年来,外卖、快递、打车、直播等新产业、新业态发展迅猛,对吸纳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,也倒逼着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。这是劳动力市场自由流动和选择的结果。对个体而言,在相对较高性价比的岗位面前,年轻人选择加入其中,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。如果借此能够实现人生价值,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?
? ? ? ? 劳动力产业间转移需要正视,但对制造业之重更要有充分清醒的认识。制造业是立国之本、强国之基,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。纵观工业发达国家的历史,制造业在其国民经济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
作为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,中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阶段。然而,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与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。如今,中国技术工人少、高技能人才更少已成事实,技术工人占就业人员比重约20%,高技能人才占比约6%,再加上年轻人当工人的意愿降低,不重视提升专业技能,这在客观上不利于“招工难问题的缓解
? ? ?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。不管从数量上,还是质量上讲,人依然是问题的核心。年轻人接受新生事物速度快,学习能力强,善于创新创造,敢为人先。在新时代,中国制造呼唤更多年轻人走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之路,中国创造也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。
? ? ? ? 鼓励更多年轻人成为工匠,必须做好基础性、制度性、保障性工作。政府、企业和社会各方都要发力,为其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。从目前看,关键是要提高工人群体待遇、地位和职业荣誉感,并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,让一线劳动者更体面、更有尊严,让年轻人有获得感和上升渠道,帮助他们能够凭借一技之长体现价值、展现风采